强根铸魂,厚植优势,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牢记使命,服务大局,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要;协同发展,向“绿”向“新”,电网攻坚为地方经济社会腾飞插上翅膀……近年来,国网汉中供电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践行“双满意”导向,扛牢扛实供电企业使命担当,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汉中供电公司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员工集中学习讨论,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聚焦工作重点找准公司贯彻落实全会战略部署的结合点和发力点,持续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盯“关键少数”、重点岗位,通过教育专班、专题党课、巡察反馈方式,分层开云真人官方网站分类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推动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驻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工作机制,派出21批党员干部“大走访”市县乡党委政府及各类客户,广泛听取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分类分级建立“问题库”“难题库”“实事库”,安排各专业部门、所属单位细化分解任务并一一制订对策,定期将办理进度、结果向各方反馈,办结“三个库”373项,实实在在为民排忧解难。
强化党建融入融合,扎实推进“党建+”工程项目,专业覆盖面、获优数量实现“双突破”。深入应用党组织安全生产反违章“说清反思”工作机制,深化党组织引领服务提升工单压降工作机制,延伸开展党员“带头零投诉、带头压工单”活动。围绕工程建设、节庆保电、抢险救灾等工作,广泛开展党员身份意识提升行动,成立14支党员突击队,41支县区共产党员服务队小队,冲锋坚守在急难险重最前线。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汉中供电公司坚持政企协同多方联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统筹抓好电力保供、抢险救灾、优质服务等工作,电力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打赢迎峰度夏攻坚战——面对2024年夏季高温汉中电网负荷四创新高的严峻考验,树牢“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信念,加强电力供需监测分析和动态响应,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电力需求情况,安排电网全接线投入运行。加大输变配设备、线路特巡夜巡和隐患治理,强化薄弱区域电力设施运维检修,以不停电作业等方式及时更换老旧设备、过载重载设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抢险救灾筑牢光明防线”特大暴雨,宁强、略阳“7•24”嘉陵江洪峰过境等汛情影响。千余人次于汛情发生当天奔赴受灾一线,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岗位。及时抢修灾害受损供电设施,为避险安置点架设导线,安装照明和插座,设立电力便民服务点,并在大型安置点、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等配备应急发电机,保障群众安全用电,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优质服务让客户有更多电力获得感——打出“服务组合拳”,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精简合并流程环节,压减供电方案答复时间,优化业扩开云真人官方网站配套电网项目管理流程,缩短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时间,让客户办电方便又快捷;在服务品质上做“加法”,推动政企信息融合共享,推广线上智能服务,升级营业厅服务体验,深化线上“刷脸办”“一证办”等智能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多元高效的服务体验。
汉中市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目标对电网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汉中供电公司加快构建以“主网坚强、配网提升、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汉中建设生态城市增添了底色。
2024年,汉中电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750千伏汉中输变电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110千伏洋戚线项主网工程投产,新增输电线万千伏安。在网架结构更加坚强、供电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2025年,汉中电网将以75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陕西骨干网架,向“西部电力外送核心通道、西北电网强联重要枢纽、陕西大型能源调节基地、汉中经济腾飞绿色引擎”跨越发展。
配网升级改造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针对点多面广的工程项目,采用“机械化+标准化+大会战”模式,安全有序、千方百计推进包括原“自管村”改造在内的配网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工程项目543项。配网供电“卡脖子”部位一个个消除、“低电压”现象得到全面根治。在可靠电力供应的助推下,农村特色产业开始提档升级。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按照“应接尽接、全网支撑、先接后改”原则,对新能源客户不仅在优化办电流程、提高接电效率上想办法、下功夫,有效保障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的及时性,还积极做好延伸服务,定期开展上门安全检查,让新能源发电更好地惠及群众。
改革风劲奋楫先,创新潮涌逐浪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汉中供电公司上下将以更昂扬的激情、更精准的举措、更扎实的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作出电力贡献。(李哲杨紫涵)
1、本系统适用对象:市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各县区政府,所有投稿用户需各单位授权后作为本单位唯一指定的投稿工作人员进行投稿,原则上不接受个人名义投稿。
2、用户首次投稿时,需先点击市政府网站首页右上角“注册”按钮,点击“忽略警告,继续访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认真填写个人信息,确定信息无误,点击“提交”按钮,同时,投稿用户需将注册完成的个人信息,以表格形式(盖章)纸质版或加盖公章的PDF版向市大数据服务中心报备,经投稿系统管理员确认审核无误后,方可开通投稿账号。账号开通后,用户可访问投稿页面,点击右上角“登录”按钮,即可进行投稿。
3、所有投稿信息需经本单位领导审签通过,并承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所报稿件内容真实、文字准确,并对所投稿件承担一切责任。